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

怎樣的香港



中國封建黑暗的年代,獨裁統治者最令人厭惡,不恥的害人手法,就是要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法,加害敵人與對手,誅九族是也。按記載,明成祖要打擊反對其竊位的前朝大臣方孝孺,九族不夠,再加師生關係一族,是謂十族。

時代終究進步很多了,十族九族都要誅,想必要永遠成為歷史檔案,不會重新出現,特別在今天美歐普世價值主導的世界,念念不忘的除要一人一票、無篩選的民主普選之外,圍繞這個神聖不可侵犯、主權在民核心的四周,還有同等重要的法治管理、保障私隱、互相尊重,自由自律……

法治是用條條規矩,無縱無枉的量度每一公民國民的言行規範,再高的政府官員,再腰纏萬貫的大商家,自命道德高尚的民選代表,只要犯法,就要與庶民一同對待,判罪與否,機率均等。但不知從何時開始,稱義就可以違法,集體博拉是一種光榮。

西風東漸,價值壓境,單一家庭,不管面積大小,但個人私隱受保障的權利,必須受到尊重,這是我的privacy,早在西式教育的薰陶下,琅琅上口,三歲已可以定八十。但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一些秉筆疾書,以標榜西方核心價值為己任的專欄作家、媒體記者 ,焦點對準凡人在世的特首家庭成員,大事描繪,大事寫作,題目要大發揮,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家庭成員卻與任何公職無關,這不是明刀明槍的悍然侵犯別人的私隱,又是甚麼呢?禍不及妻兒,此一組成句,不難理解,為何大學講師、教授都不懂這個道理,是民主心竅,七孔生煙,未曾勝利,已沖昏頭腦?一切倫理價值都要靠邊站,只要憑一己判斷,就可替天行道去了!

當年的自由行政策,舉港歡迎,是謂挽救香港經濟,使之復甦的春再草,但又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「本土派」人士要橫掃自由行的拖篋者,老老嫩嫩、童臾婦女無一不欺,有踢錯、推錯,總之就不會放過,幹活之後,大義凜然,揚長而去,明天會再來。


教育現場倒要問一句,再這樣縱容下去,香港是怎樣的香港?

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

聲譽榜下跌 港大正值多事之秋


  政府上周宣布,委任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出任香港大學校委會成員,成為學界討論焦點。其實自佔領運動後,港大即成多事之秋,除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被指收受匿名捐款、特首梁振英疑運用校監權力刪減榮譽博士學位名單外,港大更於教資會的研究評審報告中被指表現不及科大,又在全球大學聲譽排名榜跌出五十強;連串負面新聞均令人擔心,港大在本港的「一哥」地位會否受到影響。

料無損吸納尖子

  早前程尚達在本欄提過,港鐵去年底開通香港大學站,往大學方向的出口,有一幅長約八十米的百年壁,縷述港大在過去百多年不同階段的發展歷程,是眾多港鐵站中唯一展示逾百幅珍貴歷史照片,反映港大的百年老校實力獲社會肯定。但最近《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》公布的「全球大學聲譽百大排名榜」,港大的排名由去年的四十三位下滑,跌出五十強,原因與去年由本港大學生主導的佔領運動有關,已直接影響世界學者對港大的觀感。

  連串負面新聞會否動搖學生對入讀港大的意欲?程尚達問過升學專家崔日雄,他指觀乎過去收生成績,港大一直取錄成績首屈一指的尖子,相信排名即使輕微下跌,但對不少尖子而言,仍會以港大為聯招首志願,「今次聲譽排名榜,並非只是港大,本港院校的整體排名都下跌,加上學生未必太過關注近月政治事件,相信不影響報讀意欲。」 「一哥」地位仍穩

  崔日雄又指,學生普遍在選大學時,會以本地人的角度和印象排名院校的優次,「不會只看國際排名,而且他們會較重視學科排行榜。」事實上,港大在兩個大型排行榜「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」及「QS世界大學排名」中,仍穩守「香港第一學府」位置,最新排名分別保持在第四十三及二十八位。但崔日雄承認,港大的研究和教學表現現雖具世界水平,但將來會否有變數,仍有待觀察。


  程尚達問過港大友好,他指競逐頂尖人才是全球院校的目標,港大未有因近月的負面消息而增加特別的工作,「尖子的確有很多院校選擇,大學不會刻意提高獎學金,反而會想方法令學生清晰自己的志向,增加他們入學的興趣。」自從港大發生「八一八」事件,徐立之因壓力不再續任港大校長開始,港大已進入多事之秋,雖然有消息指,政府委任李國章出任港大校委會成員,是部署其年底接替梁智鴻出任校委會主席,掌管港大校政,但程尚達認為,無論誰掌管港大,如何重振港大聲望,都是一個重大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