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封建黑暗的年代,獨裁統治者最令人厭惡,不恥的害人手法,就是要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法,加害敵人與對手,誅九族是也。按記載,明成祖要打擊反對其竊位的前朝大臣方孝孺,九族不夠,再加師生關係一族,是謂十族。
時代終究進步很多了,十族九族都要誅,想必要永遠成為歷史檔案,不會重新出現,特別在今天美歐普世價值主導的世界,念念不忘的除要一人一票、無篩選的民主普選之外,圍繞這個神聖不可侵犯、主權在民核心的四周,還有同等重要的法治管理、保障私隱、互相尊重,自由自律……
法治是用條條規矩,無縱無枉的量度每一公民國民的言行規範,再高的政府官員,再腰纏萬貫的大商家,自命道德高尚的民選代表,只要犯法,就要與庶民一同對待,判罪與否,機率均等。但不知從何時開始,稱義就可以違法,集體博拉是一種光榮。
西風東漸,價值壓境,單一家庭,不管面積大小,但個人私隱受保障的權利,必須受到尊重,這是我的privacy,早在西式教育的薰陶下,琅琅上口,三歲已可以定八十。但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一些秉筆疾書,以標榜西方核心價值為己任的專欄作家、媒體記者
,焦點對準凡人在世的特首家庭成員,大事描繪,大事寫作,題目要大發揮,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家庭成員卻與任何公職無關,這不是明刀明槍的悍然侵犯別人的私隱,又是甚麼呢?禍不及妻兒,此一組成句,不難理解,為何大學講師、教授都不懂這個道理,是民主心竅,七孔生煙,未曾勝利,已沖昏頭腦?一切倫理價值都要靠邊站,只要憑一己判斷,就可替天行道去了!
當年的自由行政策,舉港歡迎,是謂挽救香港經濟,使之復甦的春再草,但又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,「本土派」人士要橫掃自由行的拖篋者,老老嫩嫩、童臾婦女無一不欺,有踢錯、推錯,總之就不會放過,幹活之後,大義凜然,揚長而去,明天會再來。
教育現場倒要問一句,再這樣縱容下去,香港是怎樣的香港?